会议专题

铁盐絮凝法对阳宗海湖泊水体的除砷效果及底泥的稳定性考察

2008年,昆明阳宗海受到严重砷污染,砷浓度高达0.134mg/L.项目组充分考虑其受污染水体容量大、砷浓度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安全、廉价、高效的FeCl3絮凝法治理方案.实验室小试结果表明,提出的FeCl3絮凝法对As(Ⅲ)及As(Ⅴ)均有理想的去除效果,并且湖水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HCO3-可使治理过程中水体pH值基本保持不变.因此该方案摒弃了文献普遍报道所需要的预氧化及调节pH值的工艺步骤,将固体FeCl3·6H2O溶解、用湖水稀释后通过喷洒船将最终浓度为1%左右的FeCl3水溶液喷洒到湖面上,使湖水中的AsO43-及AsO2-与FeCl3水解过程产生的Fe(OH)3胶体絮凝形成稳定的沉淀物被固定于底泥中.在对阳宗海进行降砷工程化治理期间,2009年11月—2010年9月砷浓度从0.117mg/L快速下降到0.021mg/L并可持续达到Ⅱ-Ⅲ类水标准(<0.05mg/L),总除砷率高达82.05%.沉积物中的As绝大部分以残渣态的形式被固定在沉积物中,生态风险很低.

湖泊水体 铁盐絮凝法 除砷效果 底泥 稳定性评估

王世雄 蒋峰芝 陈景

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91 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91;云南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云南昆明 650091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成都

中文

361-369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