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降雨型地质灾害风险动态过程分析方法

现阶段预警预报多采用基于历史数据统计规律的雨量阈值模型,其核心是对目标区域内阶段性静态风险的一般分布情况的识别.由于无法反映一次降雨过程中地质灾害风险演化特征,灾害预报预警精度仍然较低,有时会出现过度预警过度或者盲目响应的现象.依据监测信息如何及时识别灾害风险一直是研究热点.相关动态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已引起工程界的高度重视,主要见于工程、核能和经济等领域.评价方法主要有动态过程评价、动态概率评价、动态综合评价和多智能体评价等方法.在地质灾害方面,动态风险评价方面尚缺乏研究.相关动态风险评价方法对比显示,动态过程评价可操作性强,比较适用于现有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基础.本文拟以2012年台风”苏拉”期间福建省德化县浔中镇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为例,探索动态过程评价方法.2012年第9号强台风”苏拉”于7月28日08时在菲律宾马尼拉以东约63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8月3日6:50在宁德福鼎秦屿镇登陆,影响德化县浔中镇.本文尝试采用过程评价方法,进行降雨型地质灾害风险动态评价。通过易发性动态相似度更新、有效雨量实时监测、承灾状态等过程分析,可建立动态风险评价修正模型。将有助于提高预警精度和响应的针对性。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参评要素需要实时监测,使该方法目前仅适用于防灾减灾基础较好的重点区域。

降雨型地质灾害 风险评价 过程评价方法 预警精度

范远芳 陈红旗 黄俊宝 王国民

福建省测绘院,福州,350003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081 福建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福州,350002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成都

中文

16-17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