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碳酸盐研究新进展
现代碳酸盐沉积物主要发育于海洋环境,并以低纬度的温暖浅海环境为主,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故有学者据其成因称之为”热带浅海碳酸盐”或”暖水碳酸盐”.碳酸盐结构组分中的颗粒包括生物骨架颗粒和非骨架颗粒。在碳酸盐沉积环境中,灰泥的成因主要有化学沉淀作用、机械破碎和磨蚀作用以及生物作用等。在热带地区碳酸盐常处于过饱和状态,因此以化学沉淀和生物化学作用为主,现代海洋沉积物中的针状文石泥大多是这种成因;而在非热带地区灰泥的成因则主要为颗粒的磨蚀、生物侵蚀和浸解作用等。这是因为非热带地区碳酸盐难以饱和,不易产生化学沉淀,而另一方面因其沉积速率较低、生物钻孔发育且未被充填等使得颗粒易遭受磨损和侵蚀,从而形成灰泥。在地球化学方面,微量元素如Mn 和Sr 浓度不仅受到水温的影响,还受到矿物、生物种类、盐度、成岩作用等其他条件的控制,因此很难用于区分冷水碳酸盐和暖水碳酸盐;而氧同位素组成这一指标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注意的是,它们若经历后期成岩作用则可能会削弱甚至消除这些特征。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广,油气资源丰富,是当前及未来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许多古代的冷水碳酸盐实例已经被识别,并且毫无疑问的是,现在被认为是“热带碳酸盐岩”的实例也将会被证明是冷水碳酸盐岩。而古代冷水碳酸盐岩油气潜力如何、是否能形成油气的有效储层、其形成机理及规模如何等问题还不明确,因此冷水碳酸盐的基础性研究无论是对于碳酸盐沉积岩石学理论的完善还是对于油气勘探的指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洋环境 冷水碳酸盐沉积物 结构组分 化学沉淀 生物化学
苏旺 陈志勇 汪泽成 江青春 李梅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00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42-43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