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滑坡地下水作用模式及防治浅析
福建省滑坡依地下水作用模式差异分为浅表层滑坡、构造影响滑坡及古老堆积层滑坡。浅表层滑坡降雨入渗上覆浅表层土体剪胀作用,基质吸力降低,浅部洞隙扩展,土体应变软化形成贯通破坏面。构造影响滑坡岩体松驰破碎节理发育形成地下水蓄集、流通、排泄运移通道,浸泡软化、润滑作用降低滑带岩土的力学强度。古老滑坡集中或管网渗流系统发育,后期工程活动切挖堆截破坏原有管网渗流系统,地下水位抬升,加大渗透压力致局部脆弱敏感处变形失稳复活。浅表层滑坡加强地表截排水及支挡结构的墙后排水;构造影响滑坡可采取排水盲沟、排水隧洞、排水渗井及排水仰斜孔综合防治,减弱或削除地下水物理润滑软化及力学“承压、浮托”作用;古老滑坡除地表截排水外,还应加强局部复活外围的地下截排水如排水盲沟等方案,达到“修复”地下水管网渗流系统效用。
浅表层滑坡 构造影响滑坡 古老堆积层滑坡 地下水 灾害防治
叶龙珍 柳侃 黄瑛瑛
国土资源部丘陵山地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55-56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