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四川盆地页岩气资源勘探技术现状与展望

通过借鉴北美页岩气储层评价方法,已形成了适宜四川盆地的有机地球化学评价技术(有机质含量、类型、成熟度)、储层物性评价技术(孔隙度、渗透率、含气饱和度、敏感性)、岩石力学评价技术(裂缝发育程度和方向、主应力大小和方向、泊松比、杨氏模量、纵横波传播速度、抗压强度、脆性矿物含量)、含气性评价技术(总含气量、吸附气含量、游离气含量)。这些技术指导了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页岩气井试气层段的优选,并对该区块页岩气水平井的靶体设计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北美页岩气有利区的研究,结合四川盆地实际情况,将地质与工程、技术与经济、地面与地下相结合,优选了页岩厚度、埋藏深度、有机质丰度、热演化程度、含气量、矿物组成、页岩物性和力学性质等评价指标,已初步形成了页岩测井参数评价流程,探索了页岩气“甜点区”评价方法,以及综合分析选区技术。这些技术指导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有利层系和区域的优选,提出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寒武系筇竹寺组黑色页岩是有利的勘探层系,蜀南地区的长宁-威远、富顺-永川是最有利的勘探区块。

页岩气 地质勘探 四川盆地

何洪春 屈晓艳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四川总队,成都,610052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成都

中文

139-141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