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海底泥火山构造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关系

1泥火山形态特征及内部结构海底泥火山也称海底泥丘、泥拱,呈圆丘状凸起于海底.泥火山外部形态多样,常见的类型有:顶部上凸的圆锥状型、顶部平坦型、下凹的塌陷型(Yusifov,2004).圆锥状型泥火山翼部较陡,可达20°以上,且抗侵蚀能力较强;顶部平坦型翼部较缓,翼部坡度通常小于5°.单个泥火山由两部分组成:外部建造和内部供给系统.外部建造包括顶部呈漏斗状的中央火山口、翼部的小型喷口.内部供给系统包括中央主供给通道和由中央供给通道向上分支成的数个供给通道组成.海底泥火山与其周缘的天然气水合物矿体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泥火山内含气流体的上侵,会引起水合物稳定域温压场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从而影响水合物的形成和稳定赋存。同时,泥火山构造作为一种重要而有效的运移通道类型,其携带的甲烷还可以成为形成的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要气体来源。泥火山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控制具体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对温压场的影响,对气源特征的控制,对运移通道的控制,对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等。

天然气水合物 海底泥火山 地质构造 成矿机制

刘杰 苏明 杨睿 乔少华 丛晓荣

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中国地质大学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成都

中文

154-155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