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煤级煤结构成分应力效应的红外光谱研究
我国地质条件复杂,煤层除受到区域和岩浆热变质作用形成不同煤级煤外,往往叠加动力变质作用,导致包括分子尺度在内的煤结构成分进一步复杂化,而煤分子尺度的结构成分是影响其物理化学性质及有效利用的重要因素.煤的红外光谱图分析可以获得煤中有机质化学结构信息(董庆年,1979),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用于不同类型煤及其组成和衍生物的分子结构成分研究,但较少被用于煤结构成分应力效应的研究,且多是针对单一类型构造煤(李小明等,2005;乔伟等,2014),琚宜文等(2005)基于淮北、淮南地区煤变质变形环境系统分析,首先运用FTIR开展同变质背景的煤分子尺度结构成分应力效应研究,李小诗等(2011,2012)进一步运用FTIR,结合激光Raman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探讨不同变质阶段煤大分子结构叠加脆性、韧性和脆韧性变形作用下的演化,增进了对煤分子尺度结构随变质和变形演化规律和机制的认知.本文拟筛选气煤、焦煤和无烟煤级的构造煤样品,开展FTIR测试分析,并在考虑构造煤变形机制的基础上,将具典型剪切变形作用特征的片状煤、薄片煤和鳞片煤作为单独的变形序列分析,探究不同煤级煤分子尺度结构成分的应力效应。
煤层地质 演化规律 应力效应 红外光谱
屈争辉 姜波 汪吉林 李明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116;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008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60-161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