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特低渗透块状砾岩油层分类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二叠系上统下乌尔禾组油藏储层物性较差,尤其渗透率较小,储层孔隙结构复杂,总体来说是一个埋藏深、低孔、特低渗、非均质严重的巨厚砾岩油藏.多年的开发实践表明,该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差异较大,尤其是近几年进行的三次加密调整后,产量仍不稳定.为保障第四次加密调整开发阶段的稳产、增产,急需开展油层分类研究.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提供的不同孔隙度与生产初期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可将目的层储层类型划分为五类。Ⅰ类储层与Ⅱ类储层的最高每米采油指数分布最多,几乎占了所有储层类型中的全部;Ⅲ类储层的采油指数分布基本小于1 t/d.m;Ⅳ~Ⅴ类储层中的采油指数基本小于0.2 t/d.m;总体来说储层级别越高,采油指数就越高。(2)估算Ⅰ、Ⅱ类储量为5486.5×104t,占到总储量的60.4%,主要位于油藏中部及256井断裂上盘的中部。Ⅰ、Ⅱ类储量分布区适合小井距开发。

油田地质 砾岩 油层分类 渗透率

姚振华 覃建华 丁艺 张兵 屈怀林 赵逸清

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新疆油田公司低效油田开发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成都

中文

191-193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