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富有机质页岩孔隙结构及演化规律初探
随着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中国南方地区成为页岩气开发的热点区域,特别作为国内最为成功页岩气田的焦石坝地区,平均单井产量可达数十万立方/每天.目前中国南方地区的页岩气勘探主要集中于志留系、寒武系及二叠系,其有机质含量高,热演化程度多已进入高成熟甚至过成熟阶段.为了进一步弄清页岩中有机质孔的演化过程,笔者选取了部分中国南方页岩样品进行高温高压热模拟实验,并对模拟实验后的固体残渣进行了比表面孔径、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有机碳、全岩等一系列分析测试,发现了一些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出现的规律性现象。热模拟实验初期,部分与黄铁矿颗粒共生的有机质率先消耗,导致此类黄铁矿颗粒呈“孤岛”状,为孔隙所包围;部分块状有机质内部发育一个或数个大孔,孔隙边缘组成为有机/矿物复合结构,SEM下可显著区分;随着热演化的进一步加深,有机质内部出现大量圆度极高的孔隙,但此类孔隙中并未发现复合环带结构;热演化后期,有机质大多呈细密的蜂窝状,孔径偏低,多为数十纳米,分布均匀,连通性较差;随着热演化程度的加深,整个页岩孔隙结构中微孔孔隙比例不断增加。
页岩 有机质 孔隙结构 演化规律
王亮 丁安徐
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7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261-262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