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格尔木市小南川铜矿床主要岩石类型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小南川铜矿床是近年来在青海东昆仑地区新发现的典型铜矿床之一,该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东昆仑复合造山带之东昆仑-柴达木造山亚带的昆南陆缘活动造山带(陈能松等,2008).目前该矿区仍处于勘查阶段,基础地质研究比较薄弱.本文针对该矿区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主要岩石类型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进行初步研究,为探索该矿床的成因和明确下一步找矿方向提供有益信息.区域地球化学数据表明,中-新元古代万保沟群碎屑岩组、奥陶-志留纪纳赤台群哈拉巴依沟组富含Co、Au、Cu等成矿元素,形成了区域主成矿元素的矿源层。小南川矿区铜矿化带、矿体明显受中-新元古代万保沟群碎屑岩组、奥陶-志留纪纳赤台群哈拉巴依沟组控制,目前矿区已发现的铜矿化带、矿体均产于中-新元古代万保沟群碎屑岩组和奥陶-志留纪纳赤台群哈拉巴依沟组,与铜矿化关系密切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片岩类。矿区主体位于昆南陆缘活动带,该带经历过复杂的地质构造演化,发生了多期裂陷和碰撞造山作用。根据小南川矿区主要岩石类型的地球化学特征,初步判断矿区的成矿构造环境为大陆边缘岛弧环境。小南川铜矿床成因应属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铜矿床。
铜矿床 岩石类型 地球化学
陈喜峰 张雪亭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北京,100025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289-290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