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青龙铀矿田花岗岩中锆石特征及其年代学意义
青龙铀矿田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侧新太古代秦皇岛岩浆弧穹窿与北侧燕辽裂谷带交界处.矿田地质可以抽象为”基底-含矿层-盖层”三层地质结构:基底由似斑状钾质混合花岗岩和中元古代地层组成;主矿体赋存在中侏罗统海防沟组火山沉积碎屑岩内;上覆中侏罗统蓝旗组、晚侏罗统土城子组、早白垩统义县组等陆相火山沉积盖层.晚期石英正长斑岩脉、正长斑岩脉及辉绿岩脉沿NW、EW向张裂隙及环形大青山机构侵入.矿田产有433(中型)、434(大型)铀矿床和一系列矿化点.细粒花岗岩与似斑状钾质混合花岗岩都具有变晶及交代结构,锆石具有相似特征,成岩时代接近,都是混合花岗岩化作用的产物,只是前者花岗岩化程度更高。2454Ma和2540Ma的新太古代的年龄代表了两次钾质混合花岗岩化作用时间。其中,细粒花岗岩系又一次更高级的钾质混合花岗岩化作用结果,造成古老陆块Th、U再次增量富集、陆壳成熟度升高,这可能是区域不可忽视的一次铀源基底富集作用,并非之前一直认为的中生代侵入作用产物。
铀矿田 花岗岩 锆石特征 年代学
李国臣 罗毅 孙祥 谷勇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331-332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