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摩天岭地区376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桂北摩天岭花岗岩体位于扬子板块和华南板块的边缘活动带,是华南地区最老的产铀花岗岩之一,376矿床则处于该花岗岩体的西南边缘.该地区的铀矿勘查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先后发现了包括376矿床在内的2个中型铀矿床.由于受当时浅源铀成矿理论以及勘查技术的限制,因而对376矿床的成因研究存在诸多争议,导致近年来对该区的铀矿勘查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近年来在该矿区钻孔均深部见矿.本文以此为契机探讨该区铀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特征,指导该区的下一步勘查工作.研究表明,C、O同位素表明376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的多源性,但主要是以深部流体来源为主。稀有气体表明成矿流体具有逐渐向地幔区域演化的趋势。矿石稀土元素表明表明成矿热液并非来自同一期次或不同的来源,具有混合特点。通过对矿床流体地球化学的研究发现,流体可能来自下地壳花岗岩熔融并受到上地壳围岩的混染,具有深源性质。
铀矿 成矿流体 演化特征 地球化学
祁家明
核工业二九〇研究所,广东韶关,512029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361-362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