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相山铀矿田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探讨

相山铀矿田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地质学家的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目前针对相山铀矿田成矿流体的来源仍存在较大分歧:一部分学者认为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而形成的”双混合模式”(Chenet al.,1981;范洪海等,2003),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成矿流体单纯来源于大气降水,但与围岩之间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水-岩相互作用(孙占学等,200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部分成矿流体可能来源于富集地幔,即深源(幔源)流体(杜乐天,1996;邱林飞等,2012).因此,有关成矿流体的来源仍是该矿床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拟从流体包裹体及矿化蚀变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探讨该矿田的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来源.流体包裹体和矿化蚀变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相山铀矿田成矿流体主要为中温、中-低盐度、低密度、富含碱金属元素(Li、Cs等)、过渡元素(Sc、Ti、Y、Mo等)、HFSE(Rb、Sr等)、LILE(Nb、Zr、Hf、Th)和REE的流体,具有幔源流体来源特征。

铀矿田 成矿流体 矿化蚀变岩 地球化学

吴玉 潘家永 陈正乐 夏菲 王永 刘颖 阮坤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东华理工大学,南昌,344000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东华理工大学,南昌,344000 核工业290研究所,广东韶关,512026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成都

中文

399-400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