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碳同位素分析在海陆过渡相地层古环境演变研究中的应用
海陆过渡相环境下的钙质底栖生物壳体的生长主要受河流输入淡水和海水消长变化影响所引起的水体盐度和营养盐输入量控制。钙质生物壳体的δ18O值与水体盐度密切相关,而δ13C值则主要与营养物质输入量有关。当海面下降时,陆棚区暴露,河流淡水输入相对较强,陆源有机质大量输入和沿岸流的发育可能导致表层生产力相对较高,引起生物壳体的δ13C和δ18O值均降低。ZK201-2孔全新世以来壳体稳定同位素值的变化特征可划分为5个主要层段。24.8m以下层段δ18O和δ13C值较低且呈现缓慢增加趋势,表明水体的盐度较低,河流输入淡水仍占主导,表层水体生产力相对较高,海平面虽有上升,但仍以潮汐河口湾环境为主。24.8~21.0m层段δ18O和δ13C值稍有降低,波动明显,表明水体的盐度总体降低,海平面波动变化频繁,淡水输入量相对增强。20.2~12.2m层段δ18O和δ13C值在20.2m突然增加,而后虽有波动,但仍相对较高,表明海水占据主导地位,指示该时期为海平面急剧升高后的相对稳定河口湾环境。12.2~8.4m层段δ18O和δ13C值进一步增加,达到全岩心最高值。表明水体的盐度值仍较高,为相对高海平面期。8.4m以上层段δ18O和δ13C值缓慢降低,指示水体的盐度缓慢降低,海平面下降使该钻孔所在区域淡水输入增强,表明氧碳同位素分析在后续三角洲区域沉积环境演变研究中可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海洋地层构造 古环境演变 氧同位素 碳同位素
周洋 雷知生 谢叶彩
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510075 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州,510080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792-793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