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磷矿开采现状

中国磷矿开发利用虽具一定规模,但存在个体矿山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开发方式粗放,规模优势,整体效应不强。中国磷矿采选技术、管理和装备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开采技术、装备水平和资源利用水平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受经济和开采条件限制,采易弃难,采富弃贫,掠夺性开采,破坏资源环境现象屡禁不止。对磷矿资源的价值和稀缺性认识不足,对磷资源开发的长远规划、有序接替和可持续性缺乏统筹考虑。在中低品位磷矿开发利用方面,中国大多数磷矿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磷矿企业缺乏选矿加工技术和能力,没有建设配套的磷矿选矿厂,在开采富矿过程中附带采出的或留存的大量中低品位磷矿石未得到选矿加工回收,中低品位磷矿选矿开发的力度和规模不够。中国有1/3以上的磷矿伴生和共生有铀、碘、铁、钛、稀土、铟、锗等多种有益高价有用元素,由于重视和研究不够,共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有相当一部分优质磷矿石被用于生产中低浓度的普通磷肥,存在“优矿劣用”的浪费况况。中国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和精细磷,工加工技术比较薄弱,难生产高端、高精细磷化工产品;同时,磷化工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低附加值的无机磷化工产品比例过大,高附加值的有机磷产品比例较小。磷化工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原料路线较落后,精、深加工能力差,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低。

磷矿业 资源利用 环境污染 装备水平

刘美美 施泽明 谢杨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成都,610059;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省地学核技术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成都

中文

808-809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