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地质公园在地学科普与教育中的作用

地学科普与教育是地质公园的三大宗旨之一,主要包括面向公园周边地区青少年学生的乡土教育、大专院校教学实习和面向游客三大类。地学科普与教育的主要方式有:乡土教育科普活动、面向青少年的专项科普活动、环境友好教育、青少年地学夏/冬令营、地质公园丛书、科普音像出版物、科普图书出版物、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国土资源教育基地等。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21世纪,网络也成为科普的重要途径。地质公园网站因其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将成为公众接触地学科普知识最直接和最便捷的途径。中国地质公园多偏重于开发,而疏于保护,在地质公园科普与教育方面更是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例如管理者对地质公园的科普教育功能认识不足,门票经济仍放在第一位。地质博物馆等科普旅游服务设施不够完善,不能充分发挥科普宣传的作用:中国大多数地质公园都修建了与之配套的博物馆,但是有些公园由于博物馆选址、布局、管理等问题,建成后门可罗雀。应将地质公园评估工作常态化,对于不符合评估标准的地质公园进行淘汰。完善地质博物馆等科普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工作人员与导游的地学专业素养及科普意识;应通过导游、网站或公园的标识系统等方式来提醒游客与公众主动了解相关的地学知识,提高地学素养,保护地质遗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地学科普 地学教育 地质公园 知识结构

孙文燕 张志光 王敏 郑元

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100037;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北京,100037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成都

中文

856-857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