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马达加斯加Maevatanana绿岩带前寒武纪地壳演化:来自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的证据

笔者在对Maevatanana带开展锆石U-Pb LA-ICP-MS测年和Hf同位素研究,获得该地区前寒武纪地质组成信息,为判断马达加斯加太古代地质单元构造属性提供了新的依据。Maevatanana绿岩带在前寒武纪至少经历4期岩浆作用,其中在新太古代存在2.7Ga和2.5Ga两期,在新元古代存在810Ma和770Ma两期。Beanana岩体内后期热事件形成的次生锆石与混合花岗岩和条带状混合岩中新元古代新生锆石Hf同位素εHf(t)值介于-10.3—-27.9之间,Hf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主要集中在2400-2800Ma之间,有三个点介于3100~3400Ma。这说明本地区存在有3100-3400Ma形成的中太古代地壳,新太古代地壳增生作用可能持续到2400Ma,而晚元古代形成的岩浆岩主要来源于新太古代形成的地壳的深熔作用,且没有新地幔物质的加入。

地壳演化 年代学 同位素 深熔作用

赵院冬 邵俭波 车继英 王奎良 李士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4 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4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成都

中文

919-920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