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前陆褶皱冲断带冲起构造发育特征:基于砂箱模拟实验研究

本文基于相似初始砂箱构造模型条件下不同挤压速率=变形过程,揭示出褶皱冲断带发育过程中的典型两类:叠加冲起构造和单一冲起构造,冲起构造几何样式为成对发育的逆冲断层和反冲断层构成,它们的倾角随挤压位移量增大逐渐减小最后达到稳态的角度,逆冲断层和反冲断层之间夹角主要为80°~108°且叠加冲起构造的断层夹角βs普遍大于单一冲起构造的断层夹角βn;冲起构造的盆地向逆冲断层活动距离Dn为30~73.7mm,反冲断层活动距离Drn为5.2~30.2mm,叠加冲起构造反冲断层条数明显多于单一冲起构造反冲断层条数,因此叠加冲起构造在砂箱剖面上显示出冲起构造形态为宽、薄,内部结构复杂。较高挤压速率下砂箱构造变形样式简单,主要为单一冲起构造样式,楔形体具前展式扩展变形序列;低挤压速率下的砂箱构造变形样式复杂,主要为叠加冲起构造样式,楔形体后缘相邻冲断层间的内部叠加且具间歇式多期次活动。值得指出的是,叠加冲起构造发育特征对前陆褶皱冲断带演化具重要控制作用。新发育的冲起构造的反冲断层错切相邻先存冲起构造的逆冲断层并以背冲方式运动增生,从而导致相邻冲起构造的内部叠加、冲起构造的对称轴向挤压方向倾斜,这种变形方式进一步控制前陆褶皱冲断带油气藏断层圈闭封闭性、溢出点变化,从而对常规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

冲起构造 位移矢量 断层剖面 挤压变形

万元博 李智武 邓宾 刘树根 赵高平 林彤 黄瑞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成都

中文

952-952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