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多样,早期国外以迭置指数法应用最多。随着对脆弱性评价研究的深入,陆续出现了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和过程数值模拟法。将计算机技术引入脆弱性评价,形成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评价方法。还有学者采用多方法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例如DRASTIC法:1985年由美国环境保护局和美国水井协会综合了40多位水文地质学专家的经验提出的,该方法适用于大面积(小比例尺)的浅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分别考虑了地下水埋深(D)、含水层的净补给(R)、含水层的岩性(A)、土壤类型(S)、地形坡度(T)、包气带的影响(I)和含水层渗透系数(C)。根据每个因子的变化范围或其内在属性建立评分体系,又根据评分体系中每个因子对地下水脆弱性影响的重要程度给予固定权重赋值w,各因子加权和即是DRASTIC指数。EPIK法:该方法专门针对岩溶地下水。评价因子包括岩溶带发育强度(E)、保护性盖层(P)、渗透条件(I)、岩溶网络发育情况(K)。根据每个评价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赋予相应的权重值,Di指数通过权重值与评价因子的乘积计算获得。
地下水 脆弱性评价 指标权重 地理信息系统
张炜 王淑玲
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967-968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