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扬子地块北缘楠木树铅锌矿伴生沥青的类型和成因

本文基于沥青宏观露头与镜下的详细分析,加以多种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的研究,对沥青的类型、成因及其形成演化过程进行厘定。综合地表露头观察、镜下分析和地球化学实验数据分析,该区油气成藏至少有2期油气充注,其中早期原油受生物降解,后期有正常原油的补充。发育两种类型的沥青,具有完全不同的成因,早期的沥青为生物降解成因沥青,未经历高温演化过程,成薄膜状包裹在后期充填矿物的表面、或呈浸染状充填在粉晶白云岩晶间孔、晶间溶孔内,总量较少,它们是加里东期构造隆升,古油藏遭到破坏后的残留;晚期的沥青是原油热裂解成因的焦沥青,成熟度高,但同时有多期原油充注混合形成的沥青质,且不同期充注原油有不同的成熟度,该类沥青的形成过程是海西期-燕山期埋藏深度加深、温度和压力均升高,古油藏向古气藏转换,燕山期末的构造隆升及喜山期的逆冲推覆使油气藏暴露于地表,圈闭被破坏,油气逸散,储层中的沥青形成现今的古油藏。

天然沥青 矿物类型 成矿规律 地质特征

王佳宁 沈传波 姬红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成都

中文

981-982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