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甘南地区3个特大型金矿的勘查与控矿因素对比分析

矿床都产出于西秦岭造山带西段,受弧形构造和断裂带控制,NWw(大水)或NW向、近SN向断裂为赋矿主断裂,早子沟金矿的NW向断裂被东侧的NE向和西侧的SN向断裂所围限而未形成赋矿主断裂,由NE向断裂构成赋矿主断裂,赋矿主断裂控制了矿体群和主矿体的产出。赋矿主要岩性为三叠系灰岩、白云质灰岩、硅质板岩(早子沟)和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板岩(加甘滩),以灰岩为原岩的矿化强度最高、矿化范围最大,硅质板岩为次,矿化原岩岩性对矿化强度及矿化范围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花岗闪长岩脉及其与方解石脉的集中分布地段(大水)、石英闪长纷岩的集中分布地段是矿化的集中富集地段,加甘滩与花岗闪长岩脉的空间矿化关系尚不清晰,表现出中性脉岩对金矿成矿的明显控制作用。围岩蚀变以硅化、金属硫化物矿化为主,大水金矿仅在局部见以黄铁矿为主的微细稠密浸染状矿化,硅化在大水表现为隐晶质的似碧玉岩化,未见石英脉,而在早子沟和加甘滩除了见石英的微细脉、团块外,可见石英脉带,发育与晚期(金)锑成矿关系密切的辉锑矿一石英脉体,蚀变金属硫化物是主要的载体矿物。表生期蚀变为褐铁矿化、赤铁矿化,在大水金矿以赤铁矿化为主,多形成赤铁碧玉岩,且强赤铁碧玉岩化集中发育部位是可能出现明金、特高品位和形成富矿体的地段。足见矿化蚀变类型、组合指示金矿化的部位和强度。

金矿床 地质勘查 控矿因素 分布规律

陈耀宇 梁志录 李鸿睿 龚全胜 刘伯崇

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兰州730050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合肥

中文

1-2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