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李家湾-道坨南华纪早期成锰盆地原型结构特征及锰矿潜力预测
通过对李家湾-道佗南华纪早期成锰盆地沉积物特征及受其控制的同沉积断层分析,对成锰盆地的原型结构进行了恢复,李家湾-道沱大型-超大型锰矿床实属同一Ⅳ级断陷(地堑)盆地所控制的狭长带状成锰盆地,含锰岩系沉积微相特征具明显的环带状结构特征。在平面在呈现中部宽缓向北西凸出、两端向南东逐渐收敛,貌似一“新月形”的巨型N级断陷(地堑)成锰沉积盆地。依据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床成矿理论与锰矿找矿模型总结的成矿规律对李家湾.道坨成锰盆地进行预测:李家湾.道坨锰矿区实则一完整巨型锰矿床,在该盆地北东段新发现的超大型矿床有松桃道坨锰矿床(1.42亿吨)、松桃高地锰矿床(1.17亿吨),南西段有新发现的松桃李家湾大型锰矿床(0.21亿吨,包括乌罗锰矿床),以往勘查评价的杨立掌大型锰矿床(0.02亿吨)等。己发现的大型一超大型锰矿床仅是该巨型Ⅳ级断陷(地堑)成锰沉积盆地的局部,预测该盆地锰矿资源潜力可超过5亿吨,不包括南西段被剥蚀的约l亿吨。
锰矿床 储量预测 地质特征 成矿规律
袁良军 周琦 张遂 刘爱民 侯正银 谢兴友
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贵州铜仁554300 贵州省地矿局103地质大队,贵州铜仁554300;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贵州贵阳550003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37-38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