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岩浆-成矿系列及矿化富集规律
安徽沿江地区己知大型铜铁金多金属矿床,与中生代岩浆岩有密切的关系。沿江构造-岩浆岩带,即是沿江岩浆-成矿带。在不同的构造-岩浆岩区段中,岩浆岩分布集中区,征往是矿床(体)的密集分布地段,围绕岩浆活动中心或岩体分布中心,往往形成了矿田,在矿田范围内,岩体相对于矿床(体)的分布而言,常展现“行星绕日”的景象。在庐枞矿集区内,各种类型的铁、硫矿床的分布,同样展现围绕次火岩体分布。即使在浅构造层的上部或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空间范围内,矿床亦主要围绕侵入体分布。铜陵地区的较多深部隐伏矽卡岩型铜矿床(体)的分布都离不开岩体,甚至距岩体较远的地段都难以富集成矿,岩浆岩即为铜陵矿集区的成矿地质体。岩浆岩和与之相关的矿床在形成时间上大体一致。岩浆岩形成时代分布特点也就决定了与之有关的矿床形成时代分布特点也就决定了与之有关的矿床形成时代的分布特点,沿江成矿带内的岩浆岩,主要集中形成燕山期中晚阶段,与之有关的铜铁金硫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亦为燕山期中晚阶段。
金属矿床 成矿流体 岩浆活动 富集规律
戴圣潜 陈林杰 杨晓勇
安徽省地质勘查局321地质队,安徽铜陵24403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26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51-52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