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成矿带燕山早期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研究
传统上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多金属成矿带应该划分为,NE向的张广才岭铁钼、铅锌和金矿带,其主要形成于燕山早期(199~175)Ma,包括翠宏山等铅锌矿、鹿鸣等钼矿、平顶山金矿,其大都沿牡丹江大断裂呈NE向展布,受牡丹江洋演化控制,形成于牡丹江洋缝合后,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陆-陆碰撞造山阶段;NW向小兴安岭成矿带,主要是金成矿带,形成于燕山晚期(118~80)Ma,与NW向的小兴安岭剪切断裂、黑龙江大断裂平行,受控于孙吴-嘉荫火山断陷盆地,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弧后伸展环境.早-中侏罗世(200—170)Ma与古太平洋板块府冲有关岩浆事件在额尔古纳地块、松嫩地块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吉林东部地区都有分布。吉黑东部燕山早期火山岩由东向西呈极性分布.张广才岭地区的双峰式火山岩,进一步揭示了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事件的存在;在张广才岭.小兴安岭地区,与钼、铅、锌、金等多金属矿化有关的花岗质岩,大多形成于牡丹江洋闭合、松嫩地块与佳木斯地块碰撞造山阶段;在小兴安岭东安金矿区,主要形成于造山后具有I型和A型花岗岩性质的细粒和粗粒钾长花岗岩.
金属矿床 地质构造 岩浆演化 成矿作用
郝百武 栾欣莉 葛良胜 郑小礼 徐道学 杨诗海 李晓 蔡稳
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61-62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