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琼河坝矿集区晚古生代侵入岩时代的厘定及其对成矿作用的制约
从微量元素资料判断,本区的晚古生代侵入岩具有弧花岗岩的特征,也即区域在泥盆-石炭纪经历了由俯冲向后碰撞环境的转化,这些侵入岩就是在这种转化的环境中产生的。在晚古生代侵入岩分布区相关的矿产主要有铜、铁、金等,按成因可分成3种类型:矽卡岩型、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体产出围岩较复杂,主矿体产出在火山岩层间裂隙中,并对其上下盘围岩有较强改造,特别是对上盘围岩的改造更强烈。矿石中的成矿矿物-磁铁矿均是在交代透辉石,石榴子石等矽卡岩基础上产生的,石炭纪侵入岩为宝山等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液流体和成矿物质。斑岩型矿床,以坝西矿床为代表,该矿床中赋矿岩体为石英二长闪长岩,主体为细中粒结构,但斜长石晶体有时以粗粒形态出现,使岩石呈现似斑状结构。矿化的标志是黄铜矿在上述蚀变部位呈浸染状,细脉状分布。根据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测年,其值也为337Ma也即坝西矿床中的成岩成矿作用基本是连续进行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以北山金矿为代表,它是在石炭纪中基性岩浆晚期中-低温热液活动过程中,汲取围岩中的金等成矿物质,并在构造裂隙中发生沉积形成的矿床。结合区域岩浆演化和热液活动特征,琼河坝地区与晚古生代侵入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作用演化序列是:矽卡岩矿床-斑岩矿床-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侵入岩 时代厘定 成矿作用 地质特征
孟贵祥 汤贺军 杨岳清 赵金花 邓震 严加永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91-92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