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东至查册桥-石台县小河一带金多金属矿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
褶皱隆起区内岩浆岩活动较早,所产生的侵入岩系列集中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以铜陵为例,侵入岩形成时代为(136—146)Ma,而铜金矿床形成时代为(136—144)Ma。区内已获得的高精度成矿年龄进行对比,从区内岩浆活动与成矿规模、成矿时间分析,大型矿床成岩和成矿年龄相差仅在(0.21~1.6)Ma之间,它进一步证明岩浆活动与成矿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时也暗喻大型矿床有晚期(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叠加更有利于矿床的形成。本区构造-岩浆-成矿事件为区域上长江中下游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及成矿作用的一部分,但相对于主带和铜陵等矿集区,更多地体现其过渡带特征。同时,区内内生矿产空间分布上也具一定规律,表现为成带分布,在重要的地质构造结点上聚集,不同矿种和不同类型矿产呈现出规律性分布,既表现了在同一地质背景形成不同矿种、类型分带,也出现较晚期成矿作用叠加改造早期矿化现象。
金多金属矿床 成矿作用 成矿规律 岩浆活动
聂张星 石磊 古黄玲 杨晓勇
安徽省地质勘查局311地质队,安徽安庆24600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26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93-94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