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铜陵地区地质特征与控矿构造简析

铜陵地区位于扬子陆块下扬子凹陷中的沿江褶断带,属于凹陷中的次级隆起,故又称为铜陵隆起。本区紧邻长江,以北西向的九榔断裂分界,东北部为繁昌火山岩盆地;以北东向的丁桥-戴家汇断裂为界,东南为宣南坳陷;北部和西部为沿江平原。据本区矿床特征,主要控矿构造类型分为断裂接触带控矿:本区多数岩体的接触带,特别是重要控矿接触带均与断裂构造复合,有利于矿化,如药园山铜矿床。裂隙构造控矿:北北东向构造派生的构造裂隙,常控制含铜石英脉、含金石英脉和裂控式矽卡岩型铜矿,如铜官山矿田。层间滑脱带与褶皱/褶曲顶部虚脱部位控矿:在铜陵地区晚泥盆五通组以上的石炭系-三叠系中,岩性变化较大,不同成分层间互,这些不同岩性层界面多成为在构造变动中成为层间滑脱带或褶皱变形中形成的虚脱部位,也成为后期流体活动通道与成矿物质淀积的场所.

矿床学 地质特征 控矿构造

施珂 戴圣潜 杨晓勇

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合肥230026;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230000 安徽省地矿局321地质队,安徽铜陵244000 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合肥230026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合肥

中文

99-100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