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成矿带矿床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成矿带在矿床类型方面,主要分为热液脉型、矽卡岩型、斑岩型,在主峰带上以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为主,在西坡带上以热液脉型为主,局部产出有矽卡岩型。刘建明等和叶杰等认为黄岗。在成矿时代方面,毛景文等认为大兴安岭南段地区在中生代经历过(20-160)Ma、140Ma左右和120Ma左右3期成矿作用,锡多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140Ma左右,白令安等也认为该地区的铜锡矿床形成于(150~135)Ma。毛登锡多金属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跨度同样较大,刘玉强、赵一鸣等测得矿区内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阿鲁包格山花岗斑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49Ma,此年龄多被后来众多学者引用作为毛登锡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年龄,认为毛登锡铜矿床形成于燕山期。

锡多金属矿带 矿床类型 时空分布 地质特征

魏佳林 段明 张锋 谢瑜 李志丹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天津300170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合肥

中文

111-112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