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会理天宝山外围富银铅锌矿成矿规律研究
在成矿早期,海底热液喷流形成较高浓度含矿质元素的海水,经过藻礁等生物作用的参与,对矿质元素进行吸附沉积,初步富集,形成了早期的矿源层,在经过白云岩化、压滤作用等形成富矿卤水,深部的火山构造活动为矿质的运移提供了动力和导矿通道,经过断裂构造进行第二次定位,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矿床形态,由此可见,研究区富银铅锌矿应该是热卤水喷流沉积改造型矿床。研究区成矿主要受构造、地层、岩浆岩联合控制。找矿标志包括深断裂,尤其是紧挨深断裂旁侧有礁体及迭生于礁体上的张性断裂形成的容矿空间,导矿及容矿构造交汇处易于产生矿液的胶凝作用;硫化矿在长期表生作用下,由于地表水的氧化淋滤,铅锌元素易被溶解迁移,因而形成蜂窝状、网格状的铁帽,也往往污染容矿岩石及附近围岩、甚至残留一些铜的氧化物(孔雀石等)以及硫酸铜的胶状沉淀物,这些可作为找矿的直接标志。
银铅锌矿床 成矿规律 控矿因素 找矿标志
吴栋彦 张波
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桂林541004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115-116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