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白鑫滩铜镍矿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白鑫滩辉长岩体4件样品具有一致变化趋势,Pt/Y与Pd/Cr呈正相关。研究表明,在硫不饱和条件下,由于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使得残余岩浆Pd/Cr比值升高,且Pt/Y比值基本保持不变。在硫饱和条件下,硫化物熔离使得残余相中Pd和Pt含量显著降低,Pd/Cr和Pt/Y比值迅速下降而呈现正相关关系。因此,笔者认为白鑫滩铜镍矿辉长岩体经历了硫化物饱和过程。对于岩浆型Ni-Cu-PGE硫化物矿床来说,其岩浆中的硫达到饱和的机制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白鑫滩铜镍矿床含矿岩体母岩浆上升过程中主要经历了橄榄石和辉石的分离结晶,且岩石地球化学表明岩浆演化过程中遭受了较弱的地壳物质混染。因此,笔者认为白鑫滩铜镍矿含矿岩体的分离结晶及少量地壳物质混染是引起该矿床硫饱和并发生硫化物熔离作用而成矿的主要因素,与东天山黄山、葫芦等铜镍硫化物矿床具有相同的岩浆成矿作用过程,具有很大的成矿潜力。
铜镍矿床 铂族元素 地球化学 成矿作用
李平 赵同阳 唐智 郑加行 韩琼 孙耀峰 刘鑫
新疆地质调查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163-164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