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大火成岩省层状岩体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通过对峨眉大火成岩省内带层状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笔者认为岩浆在进入攀枝花、红格、白马、太和等之前,就发生了比较强烈的分离结晶和微弱的硫化物熔离,因此,这些岩体的母岩浆具有较低的Cr含量和不同程度的铂族元素亏损。深部硫化物熔离主要是岩浆分离结晶导致的S的溶解度降低而引发的。岩浆进入这几个岩体之后的第二次硫化物熔离主要是有钛铁氧化物的剧烈结晶导致岩浆中Fe和Ti含量的急剧下降引起的,因此,这些岩体的钒钛磁铁矿层往往含有较多的硫化物和具有相对较高的铂族元素含量,熔离的硫化物乳珠与大量岩浆的反应是导致攀枝花等层状岩体个别样品较高铂族元素含量的原因。新街岩体铂族元素富集层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说明较强烈的地壳物质混染有利于硫化物的熔离和铂族元素矿化;攀枝花等其他层状岩体铂族元素的亏损和较低的Cr含量,说明该地区深部有寻找赋存类似于新街岩体下部岩相带铂族元素富集层的潜力。
层状岩体 铂族元素 地球化学 岩浆作用
宋谢炎 佘余伟 陈列锰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81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173-174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