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亚造山带东段黑龙江争光中硫化型浅成低温金矿岩浆活动期次及成矿岩体初探

争光矿区至少发育4期岩浆事件,岩浆活动分别发生在491Ma、481-476Ma、470Ma和440-436Ma。其中,481-476Ma这一期岩浆活动记录支持Shen等测得的矿区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与多宝山斑岩铜矿区发育的花岗闪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年龄一致。测得矿区I号矿脉群058-8钻孔中的绢云母化英安斑岩的年龄与车合伟等采自同一位置同一岩性的(478~481)Ma年龄是一致的。笔者认为争光金矿成矿岩体极有可能为英安斑岩,而非二长闪长岩,成矿年龄与英安斑岩岩脉年龄相近,应为480Ma左右。该结果不同于赵元艺等得出的争光为燕山期成矿的结论,而与宋国学等提出的成矿时代为早古生代相吻合。争光英安斑岩与多宝山及铜山深部发育的花岗闪长斑岩年龄基本一致,且组成上非常接近,暗示它们可能为同一个中间岩浆房演化的产物。这也意味着(481~476)Ma达一期岩浆活动是多宝山-铜山-争光成矿带上普遍发育的一期较大范围的岩浆活动,该期岩浆活动与斑岩Cu和浅成低温热液Au-Zn成矿作用关系密切。

金矿床 岩浆活动 成矿岩体 年代学

王乐 秦克章 宋国学 庞绪勇 邹心宇 李真真 赵超 李光明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合肥

中文

181-182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