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红石岗北镁铁质岩体岩石成因及含矿性评价
红石岗北岩体形成于早二叠世,与东天山地区黄山东、黄山、黄山南等铜镍矿床的形成时代一致。微量元素表现出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具有明显的Nb、Ta、Ti的负异常,也与黄山东、黄山、香山等铜镍矿床的微量元素特征一致。同时,红石岗北岩体Sr、Nd同位素变化范围落入黄山东、黄山、图拉尔根等矿床的变化范围内,且与它们具有相似的演化趋势,这些表明红石岗北岩体和黄山东等矿床应该形成于相同的地质背景,且岩浆源区性质也相似。但是主量元素数据表明红石岗北岩体的主量元素变化范围明显小于该区己知铜镍矿床,这可能暗示该区深部存在超镁铁质岩体。Sr-Nd同位素模拟计算表明,岩体母岩浆上升过程中经历了约5%的地壳物质混染,混染程度与混染物都与黄山东、黄山矿床相似,总之从岩石地球化学角度分析该岩体与己知铜镍矿床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暗示该岩体应该具有较好的铜镍成矿潜力。从岩体地球物理特征看,该岩体与已知铜镍矿床一样,都具有高密度+高磁性+高极化+低电阻的“3高l低”的典型特征,暗示深部可能存在密度更犬的超镁铁质岩体,同时具有一定的铜镍矿化。通过综合地质与地球物理方面的信息,笔者认为该岩体具有较大的铜镍找矿潜力。
矿相学 铁质岩体 岩石成因 含矿性评价
王亚磊 张照伟 陈寿波 张江伟 尤敏鑫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704大队,新疆哈密839000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183-184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