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磨沟金矿包裹体研究及S同位素特征
本文采用Renishaw System-2000显微共焦激光拉曼光谱仪进行拉曼显微探针分析。包裹体显微测温和S同位素分析,使用Delta-S型质谱仪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包裹体形态多样,主要有方形、长条形、三角形等,大多数为气液两相包裹体,主要成分为H20和C02。成矿早期均一温度250-270℃,中期190-230℃,晚期170~210℃。总体盐度为低盐度特征,盐度值变化范围较大,密度小于0.970g/cm3,成矿压力介于1200-6900kPa之间。黄铁矿δ34S介于-0.95‰—5.65‰之间,大部分处于3.30-5.65之间,方铅矿δ34S介于2.90‰-3.35‰之间。磨沟矿区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整体小于310℃,从早到晚温度逐渐降低,根据静岩压力梯度计算公式,计算出磨沟金矿床平均成矿深度应该处于140-600m之间,表明磨沟金矿床具有浅部成矿特征,盐度值变化范围较大,成矿流体可能受到后期大气降水的影响,使成矿环境发生变化,使得金发生沉淀。
金矿床 包裹体 硫同位素 成矿特征
贺昕宇 王长明 陈良 王乔 张端 陈晶源 王长侬 薄贺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北京10001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河南郑州450000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233-234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