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铀矿田牛头山地区钍钼矿化与铀矿化蚀变特征对比
热液蚀变作用是自然界广泛发育的一种地质作用,它往往伴随有成矿作用发生.由于蚀变范围远大于矿化范围,通过研究蚀变特征,不仅有助于查明成矿机制,而且对普查找矿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相山科学深钻3号孔内揭露了多段铀(钍、钼)矿化,由下至上呈变大变富的趋势。各段矿化普遍发育了强烈的蚀变作用,总体分为早期碱性流体交代过程和矿期酸性流体交代过程。但是不同矿化类型蚀变的特征不尽相同。总的来讲,钍钼矿化和铀矿化都表现为明显的矿前期蚀变、矿期蚀变、矿后期蚀变叠加特征,且都经历了早期以赤铁矿化、钠长石化为主的碱性蚀变到成矿期以伊利石化为主的酸性蚀变叠加作用,表明酸性伊利石化交代蚀变是制约成矿的主导因素,U元素和Th元素的富集与矿前碱性钠长石化交代蚀变无直接联系。但是钍-钼矿化矿期蚀变表现为强烈的萤石化叠加伊利石化为特征,表明成矿期流体为富硫和氟的流体,铀矿化矿期蚀变表现为强烈的黄铁矿化叠加酸性伊利石化,暗示成矿期流体为富硫的流体,可能流体中氟的含量是导致针和铀分别成矿的关键因素。
铀矿 钍钼矿 矿化过程 蚀变特征
刘军港 李子颖 黄志章 李秀珍 聂江涛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集团铀资源勘查与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265-266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