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谢通门县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床银矿物特征及富集机制初探
西藏斯弄多银多金属矿区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是近年来在冈底斯北缘铅锌成矿带首次发现并确立的典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本文就斯弄多矿床银矿物特征进行研究,并对进一步对银元素的富集机制进行讨论,试验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中金属元素以络合物形式存在,主要为氯络合物和硫化物络合物两种类型。在高温高盐度热液中,金属离子(如Pb2+,Zn2+,Ag+等)主要以氯络合物形式运移;而在中温低盐度溶液中,多形成硫化物络合物运移。当温度、压力和酸碱度等物理化学条件变化超出某络合物的稳定范围时,金属离子就将以新的络合物形式稳定存在或达到饱和而沉淀。成矿流体向上运移进入断裂构造带时压力骤降,CO2气体大量释放,导致流体pH值升高,同时大气降水的加入使得盐度和温度逐渐降低,物理化学条件改变导致Pb2+,Zn2+,Ag+等金属离子氯络合物解体。金属离子以硫化物络合物形式继续向上运移,温度继续降低,由于银的硫化物络合物溶解度大于铅、锌的溶解度。铅、锌等硫化物先达到饱和并大量沉淀,而大部分银则继续以硫银等形式稳定存在于热液中;随盐度、氧逸度继续降低,pH值升高,成矿流体中出现大量自由Ag+并逐渐达到饱和,银矿物开始大量沉淀。Ag(HS)2-分解(2Ag(HS)2-=Ag2S+H2S(aq)+2HS-)或Ag+与H2S发生作用(2Ag++H2S=Ag2S+2H+)形成大量的辉银矿,赋存于脉石裂隙或是其它硫化物粒间,形成本区最重要的银矿物。
银多金属矿 成矿流体 银元素 富集机制
施硕 丁帅 谢富伟 杨宗耀 戴成龙 邹兵 马笛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287-288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