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安徽省沿江成矿带两期岩浆岩金成矿作用

安徽省沿江成矿带独立型岩金矿床,是~140Ma和~125Ma两期岩浆岩共同作用的产物,先期具有俯冲背景的岩浆岩(岛弧或埃达克岩等)为成矿提供了大量的金属元素,并经历了初步富集,后期的岩浆岩侵位为成矿提供了部分金属元素和足够的热量,促进了包括大气降水参与的热循环,使先期形成的含矿热液进一步富集同时带入了部分地层中的金属元素,更加富集的含矿热液在温压等条件变化下,最终赋存在以北东向为主的断裂带中形成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含石英脉型金矿)或叠加在独立的斑岩型岩金矿之上形成高品位金矿床。皖南北部地区金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燕山期构造调整密不可分,形成于俯冲和俯冲后撤拉张环境中,是一个循环结束的标志。

金矿床 成矿机制 岩浆岩 金属元素

段留安 杨晓勇 王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26;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武警黄金第七支队,山东烟台26400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2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合肥

中文

29-30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