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湖南省茶陵县湘东钨矿成矿地质特征研究

湘东钨矿(又名邓阜仙钨矿)位于湖南省茶陵县东北部,是南岭多金属成矿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含有丰富的钨、锡、铌、钽、铜等矿产资源而驰名中外,经过70多年勘查开发和研究工作,在矿床的岩浆岩、成矿构造及矿床成因模式等方面形成了系统的认识.文章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踏勘、室内资料综合整理和岩矿测试分析,对该矿床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等方面进行了重新厘定.石英脉型黑钨矿体主要分布在邓阜仙岩体的内接触带,主要赋存于矿区黑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体中,品位较高。蔡杨等对湘东钨矿床中石英脉型钨矿伴生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湘东钨矿成矿年龄为(150.5+5.2)Ma。与区内二云母花岗岩的成岩年龄((154.4+2.2)Ma)基本一致,均为晚侏罗世,说明邓阜仙钨矿是二云母花岗岩岩浆成矿作用的产物,推测湘东石英脉型钨矿的成矿地质体为印支期黑云母花岗岩和燕山期二云母花岗岩。矿体分布严格受区内断裂构造控制,NEE向茶汉断裂为区内钨锡铅锌矿的导矿构造。推测成矿构造为:燕山期的NE向正断层(矿田构造),岩体接触带(矿床/矿体构造),断层裂隙带(矿体构造)。成矿结构面为侵入体接触带(印支期、燕山期),侵入体外接触带断层裂隙构造以及印支期和燕山期的叠加结构面。

钨矿 成矿机理 地质特征 同位素

公凡影 于晓飞 朱浩峰 孙海瑞 刘娜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 100120 湖南省地矿局416队,湖南株洲412000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合肥

中文

39-40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