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江南过渡带花山锑(金)矿床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花山锑(金)矿床位于江南过渡带内,构造位置属于扬子陆块北缘.该矿床属于层控型浅成低温热液锑矿,成矿与矿区内的岩浆岩存在成因联系.该地区岩浆岩属于浅成的花岗闪长岩类.花山锑(金)矿床成矿岩体在构造上属于后碰撞花岗岩类,并且在形成时具有部分熔融的特征.源区残留相存在斜长石和石榴子石,说明其形成位置较深.结合沈欢喜等对其附近查册桥岩体通过锆石U-Pb定年获得的年龄(142~148Ma),认为花山锑(金)矿成矿岩体的形成与中国东部太平洋俯冲的构造背景密切相关.晚侏罗世时期,古太平洋在中国东部大陆之下俯冲,位于其上部的岩石圈受到挤压而加厚.在随后的后造山伸展作用下,加厚岩石圈发生减压部分熔融,岩浆沿断裂上侵,最终形成该地区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结合地球化学判别图解以及前人年代学数据认为,从晚侏罗世开始的古太平洋的俯冲作用,使得中国东部地区的岩石圈受到挤压而加厚。在后造山伸展作用的条件下加厚岩石圈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上涌,最终形成江南过渡带包括花山岩体在内的一系列燕山期中酸性岩浆岩。

金矿床 花岗岩 地质构造 地球化学特征

胡青 古黄玲 杨晓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6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合肥

中文

51-52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