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磁铁矿成分特征及其成因--以安徽龙桥和湖北铁山铁矿为例

磁铁矿是最重要的成岩成矿矿物之一,在多种重要的热液矿床中均有分布,其物理化学成分研究(特别是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是当前矿床学研究热点,对矿床类型划分、矿床成因和矿产勘查具有重要指示作用.国内外学者对磁铁矿微量元素化学成分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得出了一些具有总结性的成果,其中较具影响力的是Dupuis等提出的不同类型矿床磁铁矿成分判别图解,利用Ca+Al+Mn-Ti+V和Ni/(Cr+Mn)-Ti+V磁铁矿成分判别图解区分矽卡岩型、斑岩型、IOCG型、BIF型、Kiruna型和钒钛磁铁矿型等不同含磁铁矿成矿系统.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东部极其重要的铜-铁-金-钼多金属成矿带,庐枞矿集区和鄂东南矿集区是该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对这两个地区己进行过较多的研究工作,但涉及到磁铁矿研究的极少,且只是对单个矿床进行研究,缺乏系统性.本文将以这两个地区产出的龙桥和铁山铁矿床为研究对象,对采自其中的样品进行详细的室内鉴定工作,构建矿床的成矿期次,并采用电子探针(EMPA)和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测试方法,对其中的磁铁矿的主微量元素特征进行系统的研究及对比,揭示矿床的成矿规律.

铁矿床 微量元素 成矿规律 电子探针 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

胡霞 陈华勇 韩金生 赵联党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矿物物理与材料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合肥

中文

53-54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