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东天山卡拉塔格矿集区黄铁矿化流纹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位于新疆哈密市西南古生代地质”天窗”中的卡拉塔格铜多金属矿集区,自1999年被发现以来,就引起众多地质工作者的关注,前期工作主要聚焦在红山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及红石-梅岭脉状铜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矿床成因、矿物学等方面.近年来,随着早古生代红海(-黄土坡)大型VMS型铜锌矿床、玉带斑岩型铜矿点、东二区矽卡岩型铜金矿点及西二区矽卡岩型铜金矿点等矿床的发现,使其再次成为东天山、乃至全疆热点研究地区.不少学者进一步对矿集区内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火山机构、成矿时代、矿床成因、成矿模式、找矿模型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次流纹岩黄铁矿化这一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与成矿作用也普遍相关。在卡拉塔格邻区大南湖地区也有发育,东天山银帮山-寨北山铜矿区亦可见。在义敦岛弧带主弧带形成期发育呷村VMS型Ag-PbZn矿床,之后的弧后扩张阶段也形成与勉戈组流纹岩有关的农都柯浅成低温Ag多金属矿床。新西兰豪拉基金矿田许多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都与中新世至上新世的流纹岩共生。Harold等系统总结了环太平洋和陆地火山作用有关的成矿作用,许多地方的流纹岩在时空上和矿化作用相关,含Cu、Pb、Zn、Ag等金属矿床成因上都与产生火山-深成矿床的岩浆作用有关。这种黄铁矿化流纹岩可能是一种重要的宏观找矿标志。
次流纹岩 黄铁矿化现象 找矿标志 年代学 地质特征
龙灵利 王京彬 王玉往 方同辉 毛启贵 高一涵 赵路通 孙志远 高立明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 100012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北京 100012 中材地质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102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89-90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