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东天山双龙铜矿区石英闪长岩年代学研究及意义

新疆东天山是中国重要多金属成矿带,前人对该地区岩浆岩成因、形成时代以及地球动力学背景也备受关注.东天山地区已发现的铜矿主要有土屋-延东、玉海等中-大型斑岩型铜矿床;黄山、黄山东、香山、图拉尔根等岩浆熔离型铜镍矿床;小石头泉、喀拉塔格等热液脉型铜多金属矿床等,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石炭纪—二叠纪.双龙铜矿位于百灵山岩体东南侧黑龙峰一带,由新疆第一地质大队2004年勘探时发现,至今尚未发表对该铜矿研究的相关报道.本文选择与铜矿化关系密切的石英闪长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成岩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环境,以期为双龙铜矿成矿时代及成矿作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测试结果表明,岩石w(Si02)为55.32%-57.82%,W(A1203)为15.l9%—16.02%,w(Na20+K20)为5.22%—6.81%,里特曼指数(σ)小于3.3,显示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0.9~1.2,显示出准铝质花岗岩特征。因此,双龙花岗岩应属于高钾钙碱性准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ΣREE变化较小,介于93.96×10-6—105.37×l0-6之间,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表现为LREE/HREE=3.78~4.26,LaN/YbN2.69-4.05。具弱的Eu负异常(δEu=0.74-0.93)。稀土元素配分中所有样品具有相似的轻稀土元素富集的右倾型,具有同源岩浆演化特征。镁铁指数(Mg#)较高介于47%—56%之间,以及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型配分曲线模式,证明了花岗质岩体发生了分异结晶作用。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Sr、P亏损,表现出岛弧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从R1-R2判别图解上,样品落入板块碰撞后隆起期花岗岩、晚造山期花岗岩及后碰撞花岗岩区域,由此认为,石英闪长岩属后碰撞环境.本次测得的年龄数据((300.9+1.2)Ma)可以代表双龙铜矿含矿岩体的成岩年龄,与东天山觉罗塔格成矿带内成岩、成矿年龄一致(300~330Ma),该年龄限定了成矿时代的下限,为探讨双龙铜矿成矿作用提供了依据。

铜矿区 石英闪长岩 年代学 成矿模式

孙月园 李平 赵同阳 黄剑 袁慧芳

新疆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47 新疆地调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西安大地测绘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54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合肥

中文

115-116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