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底斯西段古近纪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以西藏措勤地区为例
西藏措勤县诺仓地区位于冈底斯岩浆岩带,夹持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该带中生代、新生代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中酸性花岗岩侵入岩带.大量研究表明冈底斯带花岗斑岩对成矿作用较显著,花岗斑岩常常发生矿化蚀变或直接参与成矿.目前对措勤地区古近纪侵入岩的研究资料还比较匮乏,本文旨在通过地球化学分析等多种科学方法,探讨该地区古近纪花岗斑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环境、成矿意义等重要地质信息,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打下基础.花岗斑岩样品显示出壳源物质可能参与了岩浆作用。大离子亲石元素的富集和高场强元素的亏损很可能代表了同期或早期俯冲流体的特征。此外,明显的Nb、P、Ti负异常,而其他高场强元素显示正异常,说明与残留相中存在角闪石和含Ti矿物相有关,Y/Yb LC值接近于10,综合研究成果得出角闪石为主要源区残留相。岩石为火山弧环境形成。已有研究表明,冈底斯带西段岩浆混合作用时限(45.4~46.7Ma)和中东段(40~52Ma) -致,因此,在始新世早期,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有关的大规模岩浆混合作用事件在整个冈底斯带同时出现,造就了大规模的冈底斯构造—岩浆岩带。该岩浆岩带侵入岩体为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源于新特提斯洋壳沿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向北俯冲引起下地壳物质熔融向上侵入。
花岗斑岩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构造
王余 丁枫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125-126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