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舒兰市长安堡钼(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近年来,随着大批地质调查项目的深入开展,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地区相继发现了多处大型-中型斑岩型钼矿床,如鹿鸣、长安堡、福安堡、季德屯等斑岩型钼矿床.特别是,在吉林省舒兰市七里乡长安堡斑岩型钼矿床中,首次发现了与斑岩型钼矿共生的铜矿床,属于陆内形成的斑岩型钼(铜)矿,这为该区开辟了一条新的斑岩型铜(钼)矿的找矿思路.长安堡斑岩型钼(铜)矿产于燕山早期钙碱系列的侵入岩内,矿化较好,分布广泛,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和空间,但该矿床勘查和综合研究程度较低,且铜矿与钼矿产出的控矿要素不十分清楚.因此,总结和研究该矿床地质及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对该区铜(钼)矿床成矿的认识和找矿方向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安堡钼(铜)矿床成矿岩体岩石学研究表明,含矿岩体均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蚀变较为发育,主要蚀变类型为钾化、硅化、绢云母化、白云母化,与邻区福安堡、季德大型钼矿床基本一致。对该区斑岩型钼(铜)矿成矿母岩(早、中侏罗世二长花岗岩)岩石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组成特征表明,岩石具有高硅,富钾、较高的A1203含量、较低的Ti02含量、贫Y和Yb,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轻稀土元素(LREE),而高场强元素(HFSE)、重稀土元素含量(RREE)相对较低,具负Eu异常,(La/Yb)N值较高,未蚀变样品具有较低的(Rb/La)N值。与国外类似矿床进行了对比,确定该区斑岩型钼(铜)矿床的成矿母岩属钙碱性花岗质岩石系列,形成于大陆内部挤压构造背景。
铜钼矿床 花岗岩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张迪 鞠楠 张森 寇琳琳 韩仁萍
国土资源部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沈阳110034
国内会议
合肥
中文
161-162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