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枣子沟金矿区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甘肃是西秦岭最大的金矿分布区,金矿床类型众多,主流观点为造山型和卡林型两大类.枣子沟金矿是西秦岭西段自1997年以来由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队在踏勘检查金锑异常时发现并勘查评价的特大型金矿之一.本文在枣子沟金矿周围不同岩体中采集新鲜样品进行主微稀元素测试、分析,探讨岩浆岩形成时的大地构造背景.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秦岭褶皱带北部断褶带与中部裂陷槽间过渡部位,位于新堡-力士山复背斜南翼之合作—岷县区域断裂带上。区域内岩浆活动频繁,主要有德乌鲁、达尔藏、美武等花岗岩类岩基及大量岩株和岩脉,以燕山期中酸性—酸性为主,受构造控制明显。形态不规则,多呈港湾状、不规则长条状,主要有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和花岗斑岩、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花岗斑岩脉、细晶岩脉和辉绿岩脉等。枣子沟金矿区岩浆岩以高钾钙碱性系列为主,部分为钙碱性系列;陆—陆碰撞地壳加厚是该地区岩浆岩形成时源区的构造背景。

金矿区 岩浆岩 地球化学特征

张涛 陈正乐 潘家永

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 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1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合肥

中文

171-172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