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滇西北衙含矿斑岩体的岩石学成因及成矿意义

产出于云南省西部的北衙岩体,由一系列的小岩株构成,产出有斑岩型铜—金矿床。侵位于三叠系和二叠系火山岩、灰岩地层中,属于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一部分。该岩体岩性主要为正长斑岩和花岗岩斑岩,在岩体附近产出有同期形成的煌斑岩岩墙。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北衙岩体形成于(36.0土0.5)Ma。所有样品为准铝质,并且有着高的K20含量和K20/Na20比值,属于钾质岩石。此外,这些样品最突出的特征是呈现出埃达克质岩石的部分地球化学属性,例如高的Mg#、Al203、Sr和低Yb以及Y含量、Eu负异常缺失等。北衙岩体中Sr-Nd同位素和同期的煌斑岩一致,暗示了它可能形成于钾质幔源岩浆的结晶分异过程。在北衙岩体侵位的古新世时期,滇西已经处于一个陆内环境,因此北衙斑岩型矿床的形成与俯冲板片熔体没有直接联系,而更可能和岩浆源区及演化过程有关。

含矿斑岩体 成岩机理 地球化学特征 年代学

贾儒雅 刘铮 廖世勇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100120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甘肃省西部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成都610081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合肥

中文

195-195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