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层状砂岩型铜矿床(体)的矿物、元素组合分带特征及其成矿指示意义

楚雄盆地大姚县六苴铜矿床是中国最为典型的陆相砂岩型铜矿床之一,其主矿体产于具有高孔渗系数的上白垩统马头山组六苴下亚段(K1ml1)的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中,砂岩粒间孔隙为金属矿物主要赋存空间.早在20世纪60年代,刘昌辉等(1977)就己总结出2条基本认识,一是矿体沿含矿层浅紫交互带靠浅色层一侧产出,二是矿体存在金属矿物的分带性.这两个认识至今仍是研究该类矿床的基本规律.此后,研究者们继续提炼或总结出其他的矿物、元素组合分带规律;结合本团队近年研究成果,本文系统总结该类矿床的分带规律,深化这一系列矿物、元素组合分带规律对成矿作用的指导意义.

铜矿床 金属矿物 金属元素 分带规律

吴海枝 韩润生 吴鹏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调查所,云南昆明650093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

合肥

中文

239-240

2016-11-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