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潮河段防护林设计

本文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潮河段防护林设计进行了研究,本工程设计遵循“统筹规划、防护为主、适地适树、兼顾造景、经济实用、便于维护”原则;防护林宜突出防护功能;节点绿化根据功能定位、区分层次、突出重点,确定相应绿化设计标准,遵循小班设计原则和防护林种植点配置,对每一个小班设计要素(土壤类型、干渠建设形式、宽度等)匹配其对应的种植模式,如半挖半填段要注重一定的绿化效果,配置落叶乔木,搭配常绿及花灌木,营造植物层次丰富、花灌木及常绿灌木为点缀的生态林带,主要品种有黄山栗、枫杨、法青、海桐等;挖方段视线开阔,是主线部分视觉观赏效果最好、生态防护需求最为强烈的区域,配置以常绿乔木为主,搭配花灌木及常绿灌木,主要品种有黑松、大叶女贞、法青、海桐、碧桃、木模、连翘、丁香、黄刺玫等。项目实施后不仅能保障中线干渠水质,树立南水北调形象,绿化渠道周边环境,还将改善总干渠生态环境,调节局部小气候等,工程具有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防护林 规划设计 种植模式 生态环境

吕学梅 何滢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450016,郑州

国内会议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

成都

中文

345-349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