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斑马鱼模型评价6种药物的神经毒性

目的: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评价6种已知对人类具有神经毒药物吗替麦考酚酯、异烟肼、环孢素A、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和乙醇对斑马鱼的神经毒性. 方法:挑选受精后5天(5dpf)的野生型AB系斑马鱼在含吗替麦考酚酯(4.5、15、45和51μM)、异烟肼(1460、4866、14599和15328μM)、卡马西平(17.5、58.3、175和187μM)、苯妥英钠(16.7、55.7、167和185μM)、乙醇(0.18%、0.63%、1.81%和2.0%)、环孢素A(5、16.7和50μM)的养鱼用水中暴露,实验过程中不做换液处理,24h后,利用斑马鱼行为分析仪检测斑马鱼的总运动距离,评价6种药物对斑马鱼运动活力的影响;受精后1天(1dpf)的运动神经元转基因斑马鱼胚胎在含吗替麦考酚酯(0.15、0.5、1.5和5.5μM)、异烟肼(10971、36596、109708和111825μM)、卡马西平(45.9、153、459和484μM)、苯妥英钠(200、667和2000μM)、乙醇(0.19%、0.62%、1.86%和1.98%)、环孢素A(5、16.7和50μM)的养鱼用水中暴露,实验过程中不做换液处理,48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拍照,分析统计斑马鱼次级运动神经元轴突的长度,评价6种药物对斑马鱼运动神经元轴突生长的影响. 结果:吗替麦考酚酯、乙醇、卡马西平暴露后,随着浓度增加,斑马鱼运动距离先增加后减少,产生典型剂量依赖性倒”U”型运动;异烟肼和苯妥英钠暴露后,随着浓度增加,对斑马鱼运动活力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环孢素A暴露后,随着浓度增加,斑马鱼产生兴奋性,斑马鱼总运动距离逐渐增加;6种药物作用后,斑马鱼运动神经元轴突长度均变短,表明6种药物在实验剂量下均能抑制运动神经元轴突的生长. 结论:斑马鱼模型可用于初步评价药物神经毒性.

药理学 运动神经元轴突 神经毒性 安全性评价

兰小红 朱晓宇 张勇 徐雷 李春启

杭州环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国内会议

第九届中国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

兰州

中文

75-83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