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黄芪百合颗粒对高原低氧模型小鼠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黄芪百合颗粒对高原低氧环境下小鼠肠黏膜及肠道菌群稳态的保护作用. 方法:使用高压氧舱建立高原低氧模型小鼠.6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黄芪百合颗粒制剂低、中、高剂量”1.75、3.5、7g/(kg.d)”组.常规饲养3d后灌胃给药,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量双蒸水,1次/d,连续17d.除空白组外,第15天起各组小鼠每日灌胃30min后于低压氧舱中模拟高海拔环境进行低氧暴露,连续3d.第18天出舱后取小鼠新鲜粪便抹片观察菌群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肠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肠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的表达变化. 结果:模型组小鼠肠道球菌及革兰阴性菌百分比(分别为65.2%±2.4%、56.7%±3.3%)明显高于空白组(分别为24.7%±1.2%、23.2%±1.5%,P<0.05),小肠和结肠肠黏膜坏死水肿病理评分(分别为3.10±0.99、3.30±0.67)及炎性细胞计数(分别为15.93士3.30、16.40士3.97/HP)明显高于空白组(分别为0.70±0.67、0.80±0.78,4.07士2.12、4.28士2.16/HP,P<0.05),肠组织HIF-1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百合颗粒中、高剂量组肠道球菌百分比(分别为46.7%±2.0%、32.0%±2.6%)及革兰阴性菌百分比(分别为34.2%±1.6%、28.0%士2.8%)明显下降(P<0.05),小肠和结肠肠黏膜坏死水肿病理评分(小肠分别为2.30±1.33、2.10±0.94,结肠分别为2.50±1.08、1.900.99)明显降低(P<0.05),炎性细胞计数(小肠分别为13.26士2.34、10.93士3.67/HP,结肠分别为14.40士2.02、11.33士2.96/HP)明显降低(P<0.05),肠组织HIF-1α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 结论:黄芪百合颗粒制剂对高原低氧环境下小鼠肠道微生态及肠黏膜屏障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黄芪百合颗粒 肠道菌群 肠黏膜屏障 干预作用 高原低氧环境

李玲 安方玉 刘永琦 骆亚莉 伍志伟 王凤梅 任春贞 卢志伟 赵娜 赵枫 陈佳 苏韫

730000 兰州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省高校重大疾病分子医学与中医药防治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

国内会议

第九届中国中医药实验动物科技交流会

兰州

中文

139-149

201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